什么叫做"四清运动"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14 03:32:11

四清运动
1963年2月,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,重点讨论开展社会主义教育的问题。 在这次会上,毛泽东指出:「现在有的人三斤猪肉,几包纸烟,就被收买。只有开展社会主义教育,才可以防止修正主义」。会后全国范围内逐渐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,内容包括在城市开展的「反贪污、反浪费、反官僚主义」等等的增产节约运动和农村开展的「清账目、清仓库、清工分、清财物」,后来统称为四清运动。
四清运动一开始主要依靠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,斗争对象是城市和农村的腐败分子,后来随著一线工作的刘少奇向农村派工作队,工作队干部代替基层组织,开始了由工作队干部领导大兵团运动,斗争对象转向「地富反右坏」,斗争中逐渐出现乱搞斗争、打人、乱搜查、重点集训、乱扣帽子、乱立罚规等现象。四清运动逐渐从教育性质转向阶级斗争。
1964年12月,中共中央召开关于社教运动的工作会议,毛泽东批评有那么多的地方将坏分子划成20%(包括地主富农、新生反革命、和平演变的)。毛强调运动重点是「整当权派」。刘少奇则认为,运动重点是整下面,整社会上的「地富反坏右」,整社会上对体制不满的敌对力量。会上毛泽东和刘少奇的矛盾公开化。
在周恩来的协调下,刘少奇作了检讨。1965年1月,中共中央发出《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》(即「二十三条」),文件接受了毛泽东对政治形势的基本估计,强调运动的根本性质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,并特别提出:「这次运动的重点,是整治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。

“四清”运动是指1963年至1966年,中共中央在全国城乡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。运动的内容,一开始在农村中是“清工分,清帐目,清仓库和清财物”,后期在城乡中表现为“清思想,清政治,清组织和清经济”。 运动期间中央领导亲自挂帅,数百万干部下乡下厂,开展革命;广大工人和农民参与其中,积极响应。

毛泽东之所以发动“四清”运动,主要是因为他对当时国内政治形势的估计过于严重。他发动的“四清”运动就是要运用阶级斗争的方法,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,以防止修正主义的出现,并挖掉资本主义和修正主义的根子。早在1962年1月,毛泽东就指出,“已经被推翻的反动阶级,还企图复辟。在社会主义社会,还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分子。整个社会主义阶段,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”,“